2017年9月14日 星期四

專家告訴你10種令人快樂的秘訣


專家告訴你10種令人快樂的秘訣
中央通訊社
發布時間 : 2017年5月17日 PM 12點24分
LINEfacebookKEEPCOPY1
apho0030L.jpg
(中央社記者黃兆平紐約16日專電)人都想幸福快樂,但又覺得那是多麼難得。美國作家魯賓以親身經驗,從生活中探究人是否快樂,也確實存在改進空間,並提出10點讓人更快樂的秘訣。
著有「比以前更好──掌握我們的日常生活習慣」的魯賓(Gretchen Rubin),為了改變自己,寫下一份快樂生活提案,花1年時間,從年長的智慧、當前科學研究和通俗文化秘訣等,瞭解快樂從何而來。
她提出10種令人更快樂的秘訣,只要照著做,著手自我的快樂計畫,絕對有效。
首先,別太探究深奧:相較於陷入冗長的日夜冥想或回答自我認同的深層問題,應從最基本著手,諸如在很好時段就寢、不讓自己太餓,
都對快樂有所影響。
讓憤怒隨著太陽下山:研究顯示宣洩憤怒毫無意義。嚴格遵守把每一項惱怒之事盡快宣洩,確定在就寢前,所有不好感覺、不高興之事,全都消失無影無蹤。
假裝有所感覺:感覺總是跟著行動走。如果我感覺情緒低落,就刻意讓自己愉快;如果我對某人不高興,就刻意設身處地替他(她)著想一下。心情自然跟著好轉。
體認行動力的好處:挑戰和新奇都是���福的關鍵要素。人的大腦因意

外而驚奇,成功處理意想不到的情況,會帶來非常強烈的滿足感。一般人只要嘗試新遊戲或到不知名景點旅行,皆較一成不變快樂多了。
別用物質對待憂鬱:雖然幾杯酒、來點冰淇淋、抽菸及買一條新牛仔褲等,好像會讓自己快樂些,但通常那種快樂只是短暫,罪惡感及失去控制反而令人難熬。
「買」一些幸福:金錢不見得可以買得到被愛、安全或自己擅長之事,但花一點錢��能與家人及朋友擁有較緊密的關係。諸如妹妹結
婚,我捨得花大錢買好一點的數位相機相贈,雖然貴,但帶給我很大幸福感。
不要堅持一定要最好:一般有兩種類型決策者,其一是滿足者(Satisficers),另外是追求極致者(Maximizers)。追求極致者必須花更多時間及精力做決定,反而憂心他們所做的決定。一般而言,滿足者比追求極致者快樂些。
運動提高能量:別太懶!運動是心情助推器最可靠的方法,即使步行10分鐘都可以拓展自己視野,產生
正能量。
停止嘮叨:嘮叨不見得有用,家中另一半不盡然會幫忙家務。有時候停止嘮叨,反而得到意外大幸福。相較嘮叨,可以「無言提示」取代,比如拿新燈泡放在桌上,暗示該換了;或簡單提及「牛奶」兩字;或不再堅持按照自己行程完成任務:或者乾脆自己動手,效果最好。
立即行動:有人認為感覺幸福是與生俱來的性情。遺傳確實了扮演重要角色,40%幸福快樂是可以��我
控制的。但多花些時間反省,有意識地採取步驟,讓自我生活更開心



答張大春─「床前明月光」如何桎梏民主

答張大春─「床前明月光」如何桎梏民主

 用LINE傳送
謝世宗 2017年09月14日 00:00:00
時代在變,台灣社會也逐步民主化,此時重要的是國文課本的選文是否能夠與時俱進,反映台灣多元的文化、情感與經驗。(圖片取自「地表最強國文課本沒有之一」臉書)
《文學台灣》雜誌社發起的聲明:「偏執於文言文教材,乃是守舊主義的依賴,更是在台灣的殖民意識、不合時宜的中國結再現」,作家張大春反問,如「床前明月光」的詩句如何桎梏了民主發展?韓愈說:「師者,所以傳道、受業、解惑也。」又說:「聞道有先後,術業有專攻」。張大春既然有此疑惑,筆者又忝為人師,自然也不吝給他上一課。

李白〈靜夜思〉是一首在月夜裡思鄉之作,每個台灣學生都朗朗上口。筆者作為六年級生,就記憶所及,這首詩並未選入國高中課本,不過課本中類似的思鄉、懷鄉的作品到不少。如張繼的〈楓橋夜泊〉:
月落烏啼霜滿天,江楓漁火對愁眠。
姑蘇城外寒山寺,夜半鐘聲到客船。
唐朝有那麼多詩人,課本不選李商隱、李賀,而選張繼的作品,難道是因為這是一首懷鄉詩嗎?

各位六年級生,或甚至四、五年級生可能還記得崔顥〈黃鶴樓〉的「昔人已乘黃鶴去,此地空餘黃鶴樓」,結尾接的是「日暮鄉關何處是,煙波江上使人愁」,又是一首懷鄉詩。馬致遠的〈天淨沙〉「枯藤老樹昏鴉,小橋流水人家,古道西風瘦馬,夕陽西下,斷腸人在天涯。」詩人行旅天涯因此斷腸,也是思鄉、懷鄉。

光讀國文課本的詩詞,不免令人納悶,古人真是隨時隨地都可以懷鄉,在旅舍睡覺可以懷鄉、登高望遠可以懷鄉、行旅途中亦可以懷鄉。

懷鄉自然得先離鄉,而最後想的則是歸鄉。詩聖杜甫有多少好作品,課本偏偏選了一首〈聞官軍收河南河北〉。因為安史之亂杜甫不得不離鄉,如今官兵收復失土,正是「青春作伴好還鄉」的時刻,但「即從巴峽穿巫峽,便下襄陽向洛陽」,到底是要回詩人的河南老家,還是直奔帝都就不甚了了。

大家都熟悉的〈琵琶行〉寫的是白居易貶官,遇見船上的琵琶女,感嘆「同是天涯淪落人」的命運,其中:
我從去年辭帝京,謫居臥病潯陽城。
潯陽地僻無音樂,終歲不聞絲竹聲。
住近湓江地低濕,黃蘆苦竹繞宅生。
其間旦暮聞何物? 杜鵑啼血猿哀鳴。
詩人離開京城來到潯陽,不知隨遇而安,卻把潯陽批得一文不值,最後「杜鵑啼血」的典故則有不如歸去之意。白居易雖不是懷念故鄉,但也是一種懷鄉,懷念「帝鄉」,即當時的政治權力中心。

以上種種離鄉背井、遠離權力中心、渴望收復失土的心情,放在台灣戰後的歷史脈絡,不正反映了隨者國民黨撤退來台的一批人的經驗與渴望嗎?如你覺得我想太多,再想想課本的詩詞:岳飛的〈滿江紅〉「待從頭,收拾舊山河,朝天闕」(收復失土的想望);文天祥的〈正氣歌〉(文天祥從南方被俘虜到元大都,但堅持漢賊不兩立、寧死不屈);屈原的〈國殤〉(《九歌》中有那麼美的情詩,偏偏要選一首榮耀民族救星、先賢先烈的詩歌?);北朝樂府〈木蘭詩〉(鼓勵全民從軍?)。也別只聚焦文言文,想想白話選文,如余光中的〈鄉愁四韻〉、陳之藩的〈失根的蘭花〉,你會驚訝懷鄉的詩歌竟然有如此高的比例。

國文課本偏好懷鄉的詩歌明顯有政治意圖。針對從大陸來台的外省人,尤其在台灣出生的第二、第三代,閱讀懷鄉詩讓他們可以延續父執輩的鄉愁,以免日久他鄉變故鄉,忘了反攻大陸、收復失土的偉大任務。對土生土長、從沒離開過台灣的本省小孩而言,懷鄉詩為他們的經驗注入一種「想像的鄉愁」(用王德威院士的詞);而國文課本同時也是地理教材,姑蘇城、黃鶴樓、巴峽、巫峽、襄陽、洛陽、潯陽,透過詩歌的媒介,學生得以懷想從未去過的大陸神州、中原故土。

好了,那究竟「床前明月光」如何桎梏民主?文章內容不必然桎梏民主,桎梏民主的卻必然是人。「床前明月光」不會桎梏民主,就如蔣公的名言「生命的意義在創造宇宙繼起之生命;生活的目的在增進人類全體之生活」也不會桎梏民主。桎梏民主的是運用文章進行統治、教化的統治者以及所創造的體制。

如果民主是多元並存,那麼課本的選文強調某一特定族群的情感與經驗,而忽視、排除其他人的情感與經驗,這就是在「桎梏」民主。試想在台灣出生長大的小孩(包括外省第二代)在國高中閱讀如此多的懷鄉詩的結果。一是他們透過背誦,內化懷鄉的情感,雖沒離開過台灣,卻對大陸有濃濃的鄉愁;一種是在閱讀懷鄉詩歌時覺得疏離、隔閡,因為無法連結自己的經驗,而自己的經驗又在課本裡找不到共鳴,那麼學生對課文的內容漠然不正是理所當然的事嗎?
       
垃圾不分藍綠,癈文無論文白,比例其實不是最重要的問題。時代在變,台灣社會也逐步民主化,此時重要的是國文課本的選文是否能夠與時俱進,反映台灣多元的文化、情感與經驗。課綱的文白比例已確定,但國文教材的革新才正要開始。

※作者為清大台文所副教授
from:http://www.upmedia.mg/news_info.php?SerialNo=24724

2017年3月31日 星期五

現在我才明白,原來,外交部才是台灣最大的詐騙集團。

【外交部是台灣最大詐騙集團】

打臉中華民國「合法」接管台灣,

網友拿史料狂戰外交部

Posted on
【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】
台灣是中華民國的嗎?

 

目前各種史料、條約都證明了「台灣主權未定論」,連蔣中正都曾說過「對日和約簽訂之前,台灣是盟國託管之地」。

 

但是馬政府時期,外交部捏造了一份假文件,讓現在國民黨可以說嘴中華民國合法接管台灣,而最離譜的是,這份文件直到現在還大剌剌的掛在外交部官網上。(責任編輯:蔡沛宇)
來源:維基百科。
文/ aotfs2013
大家應該還有印象,總統府國史館於 1 月解密了一批文件。這是當時的新聞: 國史館解密 蔣介石曾言「台灣不過為我國一托管地」

蔣中正早就說過了,台灣不是中國的

國史館說明蔣檔時,也附上一九四九年一月十二日的 「關於蔣中正電責陳誠記者會中『台灣為剿共堡壘』發言失當,以中央政策為主張免為人誤解」 資料, 蔣中正 在信中對陳誠表示 :
台灣法律地位與主權,在對日和會未成以前,不過為我國一托管地之性質 ,何能明言『 做為剿共最後之堡壘與民族復興之根據』也,豈不令中外稍有常識者之輕笑其為狂囈乎。
這份密件釐清了台灣的主權定位, 直接顯示國民黨政府多年來的主張完全是瞎扯的。 那簡單的翻譯一下蔣中正的話:
在中日雙方簽訂有關於台灣法律地位與主權的和平條約前,台灣對於中國來說只是一塊受同盟國託管的土地。

拆穿外交部的謊言

於是,我就以 時任中國總統蔣中正 的解密檔案為根據,找上了外交部。
為什麼要找外交部?
因為 中華民國政府目前 聲稱擁有台灣主權的依據,
 是來自國民黨執政時期,
外交部所擬訂的一份 「臺灣的國際法地位」說帖 。
這份說帖主張了什麼?
1、 1945 年 10 月 25 日起中國擁有了台灣主權。
2、依據開羅宣言及波茲坦公告,日本歸還了台灣給中國,且開羅宣言、波茲坦公告都被編入了美國條約及其他國際協定彙編,證明了在國際法上的效力。
3、 1952 年中日和約只是再次確認了將台灣還給中國。
結論:中國擁有台灣主權。
但以上其實都只是胡扯的,以下就來一一推翻這些說法:
1、 1945 年 10 月 25 日 起中國擁有了台灣主權。
再透過複習一次前情提要的密件,當時的中國總統蔣中正說「台灣法律地位與主權,在對日和會未成以前,不過為我國一托管地之性質」,還笑「稍有常識者之輕笑其為狂囈乎」。
中國國家元首蔣中正 1949 年 1 月 12 日 說在簽完中日和約前,台灣都只是同盟國託管地, 1945 年 10 月 25 日的假數字不攻自破,顯然是被後人掰出來的。
2、依據開羅宣言及波茲坦公告,日本歸還了台灣給中國,且開羅宣言、波茲坦公告都 被編入了美國條約及其他國際協定彙編。 
證明了在國際法上的效力,外交部很清楚:若開羅宣言與波茲坦公告沒有國際法效力,那麼 這說帖就很難騙到人, 於是著急地找了美國條約和其他國際協定彙編 ,企圖證明兩個條約是有效的。
然而,只要有了點背景知識,依然 可以輕易戳破外交部的謊言, 由美國政府所編的美國條約和其他國際協定彙編,將條約分成了 5 大性質: TS、EAS、 TIAS、 UST 、AD。
TS、 EAS、 TIAS、 UST,都是有國際法效力的。 而他們所屬的 AD 卻是唯一一個沒有國際法效力的分類 ,在美國國務院每年出版的有效條約彙編內,也從來沒出現過這兩份條約。
1955 年英國首相邱吉爾更直稱開羅宣言只是一份共同聲明而非條約,並說,而後的舊金山條約也沒有解決台灣主權歸屬問題。外交部企圖透過美國條約和其他國際協定彙編證明兩條約有效,反而扎扎實實的賞了自己一巴掌。
3、 1952 年中日和約再次只是再次確認了將台灣還給中國。
根據以上兩點,台灣在中日和約前的主權,都不可能是屬於中國的, 那中日和約有把台灣還給中國嗎?答 案是沒有 ,日本確實透過中日和平條約第 2 條放棄了台灣 澎湖、南沙、西沙的主權,而且讓上述地區的所有人民都擁有了中國國籍 (我猜等等又會有人說我拿哪國護照吧)
但日本 並沒有把這些地區的「主權」交給中國, 連當時的外交部長葉公超都公開在立法院坦言:
中日和約對於日本前所占我之領土,因格於金山和約之規定, 除規定由日本予以放棄外, 並未明定其歸還我國。
再複習次蔣中正說的「台灣法律地位與主權,在對日和會未成以前,不過為我國一托管地之性質」,既然在 1952 年的中日和約依然未能歸屬台灣的主權, 台灣的主權怎麼可能在 1945 年 10 月起回歸中國?

外交部,踹共啊!

於是,我找上了外交部,引經據典的告訴了外交部以上事實。要求把 馬政府執政時穿鑿附會 製造出 的說帖 撤除。 沒想到,只能說我傻、我毅力太驚人,跟外交部的交涉,整整浪費了我三個月的時間…
收到第一封公文的時間是 2017 年 1 月 13 日,外交部回信:
敬悉。有關台端所提資料甚具參考價值,本部業已錄案留參。
我不滿這種無所作為的說明,於是馬上著手再寄,這次似乎是簽辦的層級拉高了,花了 2 個月,2017 年 3 月 16 日才收到回音。這次外交部回應的更令人不滿了:
敬悉,感謝您的來信與指教。
我決定跟外交部耗到底,沒想到 3 月 21 日外交部再次回應了:
敬悉。有關台端所提建議本部業已錄案留參
這次我怒了,當日再寫,到了大前天,也就是 24 日收到了回覆。 對於 時任總統蔣中正 說的話,對於 時任外交部長葉公超 說的話,外交部不惜打臉兩人,也要捍衛 馬政府製造出的說帖。
外交部說:
… 係屬 台端意見陳述及言論自由之範疇
翻譯:那 只是… 只是你的個人意見。
然後 直到今天,詐騙式的說帖依然被外交部奉為聖旨,一字不改的放在官網展示,形同開了個大玩笑。難道 當時的國家元首蔣中正跟外交部長葉公超, 會比國民黨員、外交部長李大維不懂台灣主權歸屬? 
如果外交部說帖的內容是正確的,為何連被引用的 美國條約和其他國際協定彙編 都狠狠打了外交部的臉?如果我引經據典的內容是錯的, 為什麼外交部從不敢正面回應?
現在我才明白,原來,外交部才是台灣最大的詐騙集團。
(本文經原作者 aotfs2013 授權轉載,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,原文標題為 〈[爆卦] 外交部打臉蔣中正 〉。)
from:https://buzzorange.com/2017/03/28/ministry-of-foreign-affairs-taiwan/